close

the life of pi  

 

對於這部電影,要從哲學(或者說文學批評)的角度解析,隨手一抓便是許多值得一論的元素,諸如Pi的父親強調理性,母親則象徵包容,父親所指導的理性道路屢屢引導他用科學的方式求取生存,但母親的感性力量也驅使他企圖與非人類溝通甚至交心,Pi的理性與感性的拉扯中尋求平衡,便是人類生存道路中的縮影;同時接受多種宗教,都相信也都有所懷疑,與兩個版本的海難故事遙相呼應;此外,有如一名女性躺下的孤島的存在,白天的給予和夜晚的掠殺,又可與女性神祇在人類求生存的歷史中從高位到醜化,以及神話中英雄最終幾乎都以弒神或脫離樂園來象徵人類理性新世代的開端,當然也別忘了「母親」的多重能指早已在文學戲劇中不是新鮮事;還有最終合於「真實」的故事版本,各種角色與「幻想」動物版本的對照,網路上已有一詳盡的比對版本,將老虎解釋為Pi心中的獸性,馴服不了但取得共識的過程,可以視之為人在困境中在本能與良知間的選擇。

但無論是哪個版本的故事,無論是感性或理性,生存都是第一順位。海上求生指引的最後一條,便是不要絕望,唯有存著希望,才能活存到最後。因此,在故事述說的前段,便先提及了Pi接觸三種信仰的過程,最初的黑天神一張口便見整個宇宙,與故事結束後Pi的口述經歷充滿無限寓意互可參照,他的三種信仰,除了在漂流汪洋中支持他本人生存外,也一再暗示著閱聽者反思在災難之中是否真有神蹟可期?是否真有力量可憑?淘淘巨浪、舉目惟天,諸神退場之後不僅沒有神更沒有人,無可寄託的孤船上一人一虎對峙,沒有救贖更沒有奇蹟,剩下的只有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而這樣的渴望與恐懼,卻也同時是三種宗教、甚至所有宗教最終級的追尋,無論是轉生輪迴、敬天崇祖、天堂地獄,所欲窮究的不外乎生死之間事,這事、便是現實裡的挑戰,「虎」視眈眈,使得Pi不得不面對挑戰。

選擇有老虎的故事,便是相信上帝,相信人在絕望中還有希望,這使得作家和船公司都選擇此版本,甚至可以預期絕大多數閱聽者也樂意相信此版本。但老虎毅然決然、毫無留戀的離去,除了宣示了「許多時刻人總來不及道別」,也提醒了不再需要擔心求生拒死之後,信仰終極意義的挑戰便也不再需要了,對於神、奇蹟、生存的最終敬畏,也像遠去消失的老虎一般,可思卻不再可企及。


上述多點當然並非全部,僅是我隨心所至、隨手列出的可討論點,可以探討的細節太多,可以拉扯的理論亦是,正如同少年自己決定的簡稱π,是個無限數值的延伸。也或者以上都別取來自尋煩惱,純粹感受故事中既奇幻又真實的發展,享受電影特效帶來的視聽饗宴。

 


略為跳痛的PS.最後Pi說養了貓,不知道是否就是虎紋貓然後取名理查派克呢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雨非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